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反收购措施来阻止其他公司获取其控制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收购策略:
法律策略
利用反垄断法和证券法来反对收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对收购行为进行管制。
管理策略
修改公司章程,例如规定分期分批改选董事,限制董事资格,增加收购难度。
实施环形持股,通过交叉持股稳定公司股权结构。
引入白衣骑士,即与目标公司关系密切的第三方愿意以更高价格支持目标公司,提高收购成本。
采取帕克曼式防御,即目标公司收购收购方的股份,变被动为主动。
实施毒药丸子策略,向股东或客户配售带认股权的债权,增加收购成本并稀释收购者股份。
财务工具
通过股份回购、发行有限制表决权的股票等手段,提高收购成本。
员工持股计划,鼓励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增加收购难度。
其他措施
审查与决策,了解目标公司情况,寻找降低收购价的砝码。
签订收购协议,决定收购股权或资产。
相互持股,上市公司之间达成协议,相互持有对方股份,防御敌意收购。
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维护董事会稳定,抵御敌意收购。
董事任职资格审查制度,授权董事会审查董事任职资格,抵御新任董事进入。
企业在制定反收购计划时,必须注意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并遵守当地法律对反收购措施的态度和程序。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环境、股东利益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