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强制退市情形
1、财务类强制退市
①利润与营收指标:近一年审计财报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一定标准(主板3亿元,科创板和创业板1亿元)。
②净资产指标: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追溯重述后也为负,有退市风险。
③审计报告意见:会计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或否定意见,面临退市风险。
过渡期安排:
①2024年年报将成为首个适用的年度报告;
②2023年年报披露后继续按旧规有关规定实施、撤销*ST或退市;
③对于因2023年年报被实施*ST的公司,摘星时需符合新规的收入标准。
2、交易类强制退市
①成交量标准:发行A股-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完成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B股-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完成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100万股;A+B股-其A、B股股票的成交量同时触及上述标准。
②收盘价标准:发行A或B股-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A+B股-连续20个交易日同时出现每日A、B股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
③市值标准:仅发行A股或者A+B股-连续20个交易日在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仅发行B股-连续20个交易日在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
④股东数量标准:上市公司股东数量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公司初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20个交易日)每日均低于2000人。
过渡期安排:
①修订后的市值类退市指标(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自2024年10月30日起施行。
3、规范类强制退市
①会计差错与报告披露: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严重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或未按时披露。
②董事对报告的保证: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准确完整且未改正。
③资金占用:被控股股东等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达一定标准:净资产绝对值30%以上,或者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
④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连续2会计年度相关审计报告有问题或未披露。
⑤股权分布与公司治理:股本、股权变化或控制权争夺致不具上市条件或投资者无法获取有效信息。
过渡期安排:
①资金占用和控制权之争退市:修订后的资金占用和控制权之争退市自新规则发布之日起实行。新规则发布实施前,实施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已经发生变化,且现任实际控制人与资金占用方无关联关系的,原资金占用行为不适用新规则规范类退市。
②内控非标意见退市情形:以2024年度为第一个会计年度。若公司因2024年年报被出具内控非标意见,被交易所实施ST且后续两年均未改善的,最早将于2026年年报出具后被强制退市。
4、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
①欺诈发行等证券违法行为:上市公司存在诈骗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严重危害证券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行为,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
②涉及重大安全领域违法: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情节恶劣,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也会被终止上市。
过渡期安排:
①行政处罚实现告知书的新老划断:重大违法退市执行方面,适用于新规则施行后收到相关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上市公司。如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在新上市规则发布实施前已经作出并披露,那么将按照原上市规则的规定判断是否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果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在新上市规则发布实施后作出,将按照新上市规则的规定判断是否触及并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②连续造假行为的时间界定:对于“连续3年及以上造假”的强制退市情形,适用于2020年度及以后年度的虚假记载行为;其他两种量化造假强制退市情形,适用于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虚假记载行为。
设置风险警示板
“退市新规”设立了风险警示板,包括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交易信息独立于其他股票分别揭示。
1、风险警示股票(ST)
①ST股票主要用来警示存在其他重大风险的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问题、生产经营异常等情况。
②ST股票的交易涨跌幅限制为主板±5%、双创板为±20%。
2、退市风险警示股票(*ST)
①*ST股票主要用来警示存在强制终止上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主要涉及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个主要方向。
②*ST股票的交易涨跌幅限制为主板±5%、双创板为±20%。
3、退市整理股票
①如果上市公司确定要被退市,股票将进入退市整理期,股票代码不变,股票简称变更为“XX退”或“退市XX”。
②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主板涨跌幅限制为±10%,双创板为±20%。
ST新规创新豁免条款
1、分红不达标实施ST的情形
①对于主板公司,如果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将被实施ST警示。
②对于创业板、科创板公司,分红标准调整至3000万元,但符合高研发投入条件的公司可豁免。
2、创新豁免机制
对于研发投入占比15%以上或累计金额超过3亿元的公司豁免ST,是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防止“短视资本”对成长型企业的误杀。
被ST就一定会退市吗?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表示,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对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交易类四类退市分别明确了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具体标准,并分类设置了过渡期。上市公司股票是否可能被退市或者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需要综合公司具体情况作出研判分析,仅凭是否被监管问询、业绩下滑等个别财务指标进行简单对照既不符合退市规则,也容易误导投资者。
此外,ST是指其他风险警示,与*ST不同,主要是为了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规范运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风险。公司并不会因此直接退市,整改合格后就可以申请撤销ST。
